大熊猫黑白相间的毛色,楚楚可怜的黑眼圈,深受全世界人民的爱惜。在1961年世界自然基金会成立时就以大熊猫为其标志,成为物种保育最重要的象徵。大熊猫也是中国作为外交活动中表示友好的重要代表。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大熊猫出国的主要途径有三种:作为国礼赠送、商业借展、科技交流合作。1982年以后,中国取消了向国外赠送大熊猫的方式,随后商业借展的方式也被取消。目前,大熊猫出国只剩下科技交流合作一种途径。一般来说,每只大熊猫的“留洋”期不超过10年,在海外产下的小宝宝也属于中国,长到3岁后要回到祖国。目前为止,截止2010年3月仍然有33个大猫熊个体在美国、日本、墨西哥、德国、奥地利、西班牙、泰国、澳大利亚等8个国家12个动物园(其中美国4家、泰国1家、日本2家、西班牙1家、墨西哥1家、奥地利1家、澳大利亚1家、德国1家)参与合作研究计画。
美国:
在美国华盛顿国家动物园,为大熊猫营造与其家乡相似的环境,修缮大熊猫馆,种植了冷杉、雪松等,还增加了人工瀑布,且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在网站上直播大熊猫的生活。
德国和奥地利:
4只大熊猫在德奥两国,广受欢迎,被两家动物园定为“镇园之宝”,全年估计共有1000多万游客来看大熊猫。
泰国:
大熊猫以中国友好使者的身份来到泰国,使得各大旅行社都专门开闢了观赏大熊猫的线路,清迈的旅游业更加兴旺。
墨西哥:
1975年9月,中国政府首次将大熊猫作为国礼送给了墨西哥人民。多年以来墨西哥科学家积累了一定的大熊猫繁殖技术和经验,使得大熊猫在海外人工饲养环境下顺利产出幼仔。此外墨西哥的地理条件与大熊猫在中国的原生地接近,地处高原,气候温和,植物繁茂,而且墨西哥出产的竹子也符合大熊猫的口味。
华盛顿人民送别旅美大熊猫回国
2005年7月9日,大熊猫“美兰”在华盛顿国家动物园产下了“泰山”。按中美双方最初约定,“泰山”将在2岁时被送回中国。在美方要求下,中国政府2007年同意将“泰山”留美时间延长2年。2009年夏天又应美方要求再次延长半年。
2010年2月4日,4岁半的雄性大熊猫“泰山”及“美兰”,乘坐美国联邦快递的货运飞机返回中国四川。
两隻熊猫抵达中国后,“泰山”将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动物园接收,并在四川卧龙熊猫保护中心安家。而“美兰”则将回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泰山”和“美兰”本次回国的主要任务是进行配对,以繁衍后代。运输公司为两隻大熊猫订做了两个树脂玻璃的恒温集装箱,大熊猫可在集装箱内来回走动,箱里还备有40磅重的竹子、水和其他一些营养品,机上亦有医护人员、饲养员等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