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赠澳大熊猫
"开开""心心"顺利抵澳大熊猫不时向外张望国家林业局副局长陈凤学与陈海帆司长签署交接证书"开开"对南方竹子适应良好"开开""心心"感到澳门生活舒适

        2014年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澳门会见行政长官崔世安时表示,中央决定向澳门再赠送一对大熊猫,希望牠们在澳门健康成长,给澳门同胞带来欢乐。

        对中央政府再赠送一对大熊猫给澳门,全澳市民均感到高兴,热切期盼的喜讯终于来临。2015年4月,“跟进中央政府送赠大熊猫工作小组”赴成都与中央赠澳大熊猫遴选专家组举行工作会议,专家组从大熊猫的年龄、身体健康状况、行为和心理健康、繁殖及遗传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综合的研究和评估,在符合年龄的五十五隻大熊猫中筛选出最优秀的两对,并在会议上简介了四隻大熊猫的性格及遗传史等资料,经详细商讨及亲访入选的两对大熊猫后,最终确定谱系号667雌性的“蜀蓉”及谱系号726的雄性“婭林”为来澳大熊猫。确定来澳大熊猫后,本澳随即派大熊猫饲养员前往成都与“蜀蓉” 和“婭林”培养感情并配送南方竹子至成都让一对大熊猫试食,为牠们来澳做好准备工作。

       考虑到大熊猫“开开”、“心心”的名字是由澳门人所选,在澳门经已深入人心,具有保育大使的象徵性意义。而且“开开”、“心心”亲切可爱,寓意欢乐,代表了澳门人的美好愿望,亦直接表逹澳门市民对中央赠送大熊猫的喜悦之情。因此,新一对大熊猫“婭林”、“蜀蓉”将继续沿用“开开”、“心心”作为名字。

      “开开” 和“心心”抵澳后于金像农场进行隔离检疫期,同时开始逐渐适应澳门的气候、食物和规范化的操作模式。完成隔离检疫期后“开开” 和“心心”正式入住澳门大熊猫馆,与澳门市民及旅客见面,肩负动物保育大使的工作。

       国家林业局公布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达1864只。大熊猫和许多野生动物一样面临濒危灭絶的边沿,滥伐森林和竹林,导致大熊猫栖息地被破坏,大熊猫被逼散居各地,增加大熊猫寻觅配偶的困难,使大熊猫面临生存的困境。为了帮助大熊猫逃离灭絶的旋涡,保育机构对大熊猫实施迁地保育,将大熊猫迁至合适的地区繁衍,迁地保育的最终目的是待栖息地回复至合适动物生长繁殖后,动物能回到自然栖息地生存繁衍。

       大熊猫作为伞形物种,意为保护牠们的栖息地的同时,能有效保护与牠们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其他动物。因此,大熊猫就像一把保护伞,庇护着其他动物。大熊猫作为保育大使,于澳门肩负起推动动物保育教育的重任,希望民众将对大熊猫的关爱延伸至其他动物,一同参与推动动物保育发展。

 
最后更新日期 : 15/07/2021
请使用Chrome瀏览器
市政署©版权所有 2018 | 私隐政策 | 免责声明 | 使用条款